傳 動 帶 的 歷 史
由 繅 絲 機 開 始


皮帶將動力從一個輪子傳遞到另一個輪子,並產生連續的旋轉運動。它早在公元前1世紀便出現在中國。

研製皮帶與繅絲機的使用有關,尤其是治絲和紡緯兩個工序所使用的機器。

上面兩張圖是公元1637年刊印的《天工開物》的插圖。

左圖是一部治絲機的模型,操作這部機時,要用腳踏帶動圖右側的橫放卷軸卷起絲線, 而該橫軸又靠一條皮帶轉動這機械中的一條垂直軸,這垂直軸的作用是帶動一條橫杆左右移動, 由於絲線先穿過橫杆上的小孔才卷上卷軸,絲線便不會只重疊在一個狹窄的位置。

這機械的皮帶,不單使卷軸和橫杆的動作同步開始及同時進行,它的特點是在互成90度角的兩條軸之間傳遞動力。

卷緯機的用途是將長長的絲纖維卷繞在繞絲架上以備織工的梭子使用。

這種機器的特點是有一個大輪子、一條皮帶和一個小皮帶輪。 大輪子每轉一圈,連接繞絲架的小皮帶輪便轉數十圈,所以卷緯的工序簡易而快捷。

皮帶再改進後,便成為中國於公元976年發明的 鏈式傳動裝置


傳動帶的歷史 鏈條的歷史 單車的演變 皮帶的無段變速

參 考 資 料 :
宋應星,《天工開物》, 中國: 中華書局。
Robert K. G. Temple, 《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 中國: 21世紀出版社。
《偉大的發明與發現》, 台灣: 光復書局。
Microsoft Encarta Deluxe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