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稱號


中國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會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個稱號以褒貶,稱為「諡」或「諡號」,這制度自周朝開始至清朝亡國,不曾間斷。

「諡號」其實是固定的一些字,被賦予特定的涵義,以概括死者生前事跡和品德。

例如,表揚的有: 經緯天地曰「文」 布義行剛曰「景」

         威強叡德曰「武」 柔質慈民曰「惠」

         聖聞周達曰「昭」 聖善聞周曰「宣」

         行義悅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綱治紀曰「平」 照臨四方曰「明」

         辟土服遠曰「桓」 聰明睿知曰「獻」

         酮X好樂曰「康」 布德執義曰「穆」

另外,同情的有: 恭仁短折曰「哀」

         在國遭憂曰「愍」

         慈仁短折曰「懷」

批評的有:    亂而不損曰「靈」

         好內遠禮曰「煬」

         殺戮無辜曰「厲」

當然,諡為文帝、景帝的總不會太差,但無可否認,這些諡號往往不能完全符合事實, 例如「靈」字,本是無道昏君的諡號,所謂「亂而不損」,只是帶著隱諱的說法, 晉靈公不君,所以才諡為靈公。

從漢代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都稱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後的嗣君多稱為太宗、世宗等, 這些什麼祖、什麼宗,卻不是「諡號」而是「廟號」。「廟號」是加在「諡號」前的,皇帝的全號便長了, 舉例說,漢高祖的全號是太祖高皇帝,漢文帝的全號是太宗考文皇帝,魏文帝的全號是世祖文皇帝, 隋文帝的全號是高祖文皇帝等。

從唐代起,皇帝還有「尊號」,和諡號、廟號不同的是,「尊號」是生前奉上的, 例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宋太祖乾德元年受尊號為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 「尊號」可以上好幾次,明顯地都是尊崇褒美、阿諛奉承之詞。

帝后也有尊號,後來稱為「徽號」。例如清代同治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曰慈禧。 「徽號」可以每逢慶典累加,所以慈禧太后的徽號累有慈禧等十六個字。

後來,「尊號」也有死後加上的,例如唐高宗死後,到天寶十三年,上尊號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這種死後所加的尊號也可說是「諡號」,這樣,諡號的字數就多了。 唐以前對歿世的皇帝稱「諡號」,如漢文帝、隋文帝等雖有廟號亦少人以之作稱號, 唐以後由於諡號加長,不便稱呼,不得已惟有改為稱其「廟號」。

至明清,更有些人以年號,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作皇帝的稱號用。 原來,「年號」是皇帝紀年的名號,始自漢武帝,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是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明清以前,同一君主常改元數次,明清兩代的皇帝基本上不改元, 因此以年號來稱皇帝便變得可行,例如明思宗就被稱為崇禎皇帝。

其實,上古明君,堯則被稱為堯,舜則被稱為舜,後世為君者卻有所謂諡號、廟號以至尊號,字數愈來愈多, 竟有受尊號至難以稱呼之長者,豈不可笑?後人用作稱呼他的,也不外二三字吧!


參 考 資 料 :
《中華文化常識》。